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

2022-05-05 03:4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欢迎阅读!
商业银行,核算,财务管理,模式,会计

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

作者:李泉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9



摘要:目前,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被核算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位,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脱节,被核算分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弱化,被核算分行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的寻找解决策略,及时弥补,这样才能保证这一创新模式被实行下去,并发挥预期的功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财务管理;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点

(一)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商业银行运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会计核算中心”发挥的主要职能对所辖分行的财务事项进行集中管理。集约化、集成化的管理模式,要求所辖分行的财务事项相关工作必须执行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流程。这将极大的促进所辖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二)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所辖分行的财务报账事项进行监测与分析,如发现违规财务报行为,则及时做出处理决定。除此之外,会计核算中心在编制所辖分行财务报表时、整理报账凭证与报账资料时,也是对所辖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可以有效的制约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节约财务管理成本

商业银行运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后,所辖分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就会被转移到核算中心,由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集中处理。对于所辖分行而言,可以减少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聘用数量,这将有效的节约了财务管理成本。

二、商业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被核算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位

商业银行一级分行下设会计核算中心,主要负责所辖分行各类财务事项的集中核算、集中支付和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所辖分行可以不再设置会计和出纳岗位,但是,其他财务管理岗位还是不应该被取消的,例如财务规划岗位、理财筹划岗位等。然而,一些所辖分行完全取消了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岗位空缺。或者会让那些不具备财务管理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来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所辖分行将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都依托于会计核算中心,完全放弃自身在财务管理其他方面工作中的主动权,是对会计核算中心设置与职能行使的误解,更不利于分行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脱节

一级分行计划财务部下设的会计核算中心,完成的工作任务较多,其中与辖管分行联系特别密切的工作有辖区内报账机构的财务事项的审核和账务处理、辖内各级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账事项的监测与分析等。然而,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并非是所辖分行的内部人员,对


分行的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无法透彻了解,所有涉及资金支付的信息,都需要报账人员来传递。一些分行拥有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比较特殊。但是,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受时间、精力以及其他实际情况的制约,无法就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这就给核算工作设置了障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脱节现象突显。

(三)被核算分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弱化

自从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后,所辖分行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再负责单位的出纳工作,转为负责记账凭证、报账资料的传送,这样会使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弱化,打消其积极性。如果报送给会计核算中心的凭证、资料出现错误,会计核算中心未能及时发现,正常完财务事项审核和账务处理工作,就会影响同步实施的财务监测与分析工作的准确性,极易产生财务管理洞。然而,当前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未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失误情况进行清晰的界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未建立,也就无法对会计人员的思想与行为进行约束给被核算分行财务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被核算分行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商业银行(一级分行)的财务部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对所辖分行的各类财务事项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就能大大减轻下属分行的会计工作。然而,会计核算模式的实施,过于强调资金的使用数量与用途,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放在防范财务风险之上。分行的一些创新举措,如果涉及到的资金数量较大,资金使用用途特殊,就容易得不到审批与支持。所辖分行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具备话语权,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无法让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更灵活、更高效。同时还严格挫伤了下属分行的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有效整合会计核算中心与所轄分行的财务管理职能

一级分行“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所辖分行的财务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分析与研究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核心要义,明确自身在这一模式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工。“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分行财务事项的审核和账务处理工作,分行工作人员就要及时报送相关凭证与资料;“中心”人员要完成财务报账事项的监测与分析,对于他们提出的异议,分行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反馈真实情况。分行虽然不再需要承担会计与出纳工作,但是也应该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中心有效衔接,并制定出分行的财务计划、财务预算等,使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与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职能合二为一,为被辖分行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共同提升会计核算中心与所辖分行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会计核算中心”财务报账事项的监督与分析、支付账户的管理与使用、报账工作及报账资料的影像传输、会计档案的管理等,都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实现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通过参加培训与自主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所辖分行也应该重视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组织培训活动,开展思想动员大会,培养自己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注重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联系与配合。会计核算中心与分行的财务人员应该在专业的成长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三)完善所辖分行内部控制机制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意味所辖分行可以完全放手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是应该更加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要理清自身在整个银行系统里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責任与需要完成的任务。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与规范。在会计核算中心正确的指导与管理下,依据“中心”所制定的财务相关规章制度、财务核算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分行应该对每一项资金的审批都要做到规范、标准,严格控制分行的经济活动,发挥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职能。在金融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分行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收支管理等都纳入到内部控制系统之中,保证内部控制不留盲区,落到实处。

(四)会计核算中心指导所辖分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财务核算中心需要编制年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分行应该以“核算中心”的年度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依据,进行财务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实行全口径预算,就要将上级分行拨付的资金与自筹资金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实行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工作,将监督工作有机的融入到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所有环节之中,促进形成良好的资金使用氛围。要重视预算的考核力度,对于出现的预算偏差,要及时的分析原因,找出预算无法有效执行的漏洞,将预算执行考核与相关责任人的年终考核挂钩,灵活的运用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强化工作人员的预算绩效意识,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结语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为了发挥外部监督与约束力量,规范被所辖分行的财务行为,促进分行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仅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行仍有缺陷与不足,但是不应该否定它的进步与创新。这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解决模式实行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创新模式的优势全面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楠楠.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7 07.

[2]罗治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J].当代经济,2015 09.

[3]陈莉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完善建议[J].财务学习,2017 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4e1afa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